汪涵可以随便删微信好友,你不可以
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本公号
2017年在《火星情报局》节目上,和汪涵搭档了10年的钱枫谈起:自己突然有天被汪涵删了微信。
汪涵回:
范冰冰、陈坤我也都删了。
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,所有时间都是你的,自在得一塌糊涂。
你会突然觉得,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。
而且我们彼此没有微信,但感情根本不会因为长期不联络就变得不好。
1.
这件陈年旧事,不知被谁翻出来,兑了碗鸡汤:
舍得删除,才有更好的生活。然后多个公众号转发。
删几个朋友圈好友,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,汪涵老师的人生是有多平淡?
不知是真有其事,还是为了节目效果,我是觉得,莫名其妙地删除朋友圈好友这种事,听着挺费解的。每个人的朋友圈里,都有一些不常联系的好友,但是不碍事,你让他静静地躺在手机里就是,既不费流量,又不用交生育税,万一有个什事,联系起来也方便。特意找出来删掉,反而有点多此一举。
所谓“舍得删除,才有更好的生活”,这碗鸡汤,我是喝不下去的。
2.
《世说新语》里有个小故事,大概意思是说:两人乘船逃难,路上有人请求搭乘,甲不同意,乙说,船舱里宽敞着呢,上来吧。没多久,贼人赶来,乙后悔了,要把人赶下去,甲却说:当初我不同意就是考虑到这种情况。现在既然已经带了,又岂能因为情况紧急而丢下不管?
世人评价说,甲靠谱,乙是个傻X。
朋友圈是一样道理。要么不加,既然加了,就表明得到了你的认可,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删。这是最起码的尊重。加的时候,碍着面子不好拒绝,事后嫌麻烦,悄悄地又把人给删了,人与人之间还有信任吗?这样做人不厚道。是的,你倒是轻松自在了,但别人郁闷心堵了。
汪涵说这话,没毛病。不是说他耍大牌,而是说娱乐圈的复杂生态,决定了他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感受,也照顾不过来。被删了好友的钱枫心里没点不爽?但是怎么办,还不是得憋着?说难听点,不仅要憋着,还得陪着笑脸为大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拍手叫好。
3.
你不是汪涵,你也不在娱乐圈,没有那么多人想要攀附你。所以,请不要相信“舍得删除,才有更好的生活”这种鬼话。问问你自己,把朋友圈里那些半熟不熟、很少联系的好友删除,你还剩几个好友?
删除是个很凌厉的词,于你而言,可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点击,但对对方来说,却是一种伤害。互加好友其实也是一种契约,以人格和信任背书,无故毁约,是对别人的彻底否定。
我不认同“多个朋友多条路”这种说法,哪有什么路,需要在朋友圈里找?那是大佬们的朋友圈。普通人的生活里,多半都是一些鸡零狗碎和泛泛之交,动不动就删除,恐怕就没有多少生活可言了。
人与人之间不必靠得太近,也不必太隔离,需要保留那么点廉价的善意和友好,让我们看起来不至于那么冷漠。我甚至觉得,除非有越界之举,比如骚扰,不删除微信好友应该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。
4.
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句话,我觉得很有道理:我们对某件事的轻视程度,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的渴求度。人都是孤独而胆怯的,越要靠近,越要远离,只能装做不在乎的的样子。
我的朋友圈里,有许多机缘巧合加的好友。有只见过一面的朋友,有素未谋面的网友,大部分都只聊过一次,甚至加了好友之后从未交流过。我没有主动删除好友的习惯,我也感谢那些容忍我僵尸粉存在的人,哪怕只是默默地隐身在最后一排,我也要说:谢谢你,至少在某个瞬间,我们曾彼此信任。
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,把成功者的话当成至理名言,把成功者当成模版来设定自己的人生。但事实上,有些话,只有当你成功了,才有道理,不适合普通人。
5.
最近黄渤很火。当演员,40亿先生,当导演,处女作就好评如潮,票房大卖。许多人都赞赏他,不仅智商高,情商也高。于是开始流行他的名言,比如这句:
人生不必太过着急,做自己就好。
恩,黄渤的人生一点都不着急。中学毕业就开始闯荡,第一部电影就跟玩命似的 ,拍《无人区》踩坏了30多双鞋,考电影学院几次不中,实在不行,进不了表演系,就进配音系……你可以赞赏他的一切品质,但说不着急,就有点扯淡了——这还不着急,什么叫着急呢?
林妙可和杨沛宜小朋友的故事,都听过吧?当年,林妙可一唱成名,从此踏入星光大道。杨沛宜则在人们的叹息声中,黯然退场。若干年后,林妙可的明星之路似乎走的并不顺畅,甚至有人说她“一手好牌打的稀烂”。而杨沛宜呢,人们突然发现,唉哟,这姑娘不错,成了学霸,还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竞争。于是媒体话锋一转:
林妙可VS杨沛宜:大人不着急,孩子才能跑赢终点
孩子的成长有太多偶然性,谁也无法预知。如果林妙可成了顶级明星,而杨沛宜泯然众人矣,又该是另一种说法吧?
这世界就是这么势利而愚蠢,成功了,说什么都对,失败了,还没张嘴就错了,处处惹人嫌。这不好,我更认为,应该多听失败者的话,而不是成功者的话,因为失败者没什么好失去的,所以比成功者更诚实一些。
往期文章
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
我们的口号是
坚决和主流对抗
交流请留言或添加作者微信号:qmmc326
长按二维码关注